2010年1月25日星期一

新年


贴春联和门神   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,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,这是有史为证的。 此外根据《玉烛宝典》,《燕京岁时记》等著作记载,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“桃符”。
 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,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,当中有座山,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,树梢上有一只金鸡。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,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。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,门边站着两个神人,名叫神荼郁垒。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,神荼、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,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,送去喂虎。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、郁垒。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,放在自家门口,以避邪防害。后来,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、郁垒的名字,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。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“桃符”。
  到了宋代,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,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,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,三则装饰门户,以求美观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,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,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。
 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,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。据说,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,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。在民间,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,古人认为,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。他们心地正直善良,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,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,即是此种奇形怪相。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,相貌狰狞,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,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。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,通常都是两扇对开,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。
  唐朝以后,除了以往的神荼、郁垒二将以外,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。相传,唐太宗生病,听见门外鬼魅呼号,彻夜不得安宁。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,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。其后,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,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。
 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,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,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,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,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,有许多还相传至今。

2010年1月11日星期一

温馨小故事

想要體會「一年」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失敗重修的學生。想要體會「一月」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不幸早產的母親。想要體會「一週」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定期週刊的編輯。想要體會「一小時」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對等待相聚的戀人。想要體會「一分鐘」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錯過火車的旅人。想要體會「一秒鐘」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死裡逃生的幸運兒。想要體會「一毫秒」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錯失金牌的運動員。

转载自温馨小故事

温馨小故事

你很喜歡他,所以你一直以為,如果有一天,他也能像你如此喜歡他一樣地喜歡你,你就會變成世界上最快樂的人。是的,他確實是個很值得愛慕的人,但為什麼你要等他也來愛慕你了,你才要開始快樂呢?這樣不是一個減少了讓自己快樂的時間嗎?不是把快樂放逐到不確定的未來去了嗎更重要的是,不是把自己寶貴的快樂的權利交到別人手上了嗎?親愛的,他雖然很優秀,但還沒有優秀到有權利決定你快不快樂。就算是真正的國王,也無能頒發子民的快樂。快樂的奧義在於,你要掌握自己快樂的權利,而不是等待別人的賜予。在心靈的國土上,你就是自己唯一的國王。

转载自温馨小故事

年的故事

相传,很久以前,有一个叫“年”的怪兽。这个怪兽十分可怕,身子有小山那样高,嘴巴有大象那样大,长得有点像龙,又有点像麒麟。天黑以后,如果没有月亮,它就会跑出来吃人。  人们被这个怪兽吓坏了,每天都东躲西藏,没有心思耕种,很多田地都荒芜了。天上的玉帝知道了这个情况,心想:“百姓不种地,天下不就大乱了吗!”于是,他派神农老祖来人间降服“年”。神农老祖可是“年”的克星,他抓住这个怪兽,一顿鞭打,然后把怪兽关进了监牢。这下,它可不能在人间为非作歹了。  可是,玉帝的心肠太软了。过了一段时间,他觉得“年”受的惩罚也不少了,就给“年”一个恩赐,月亮每圆过十二次,就可以给它一个晚上的时间去人间吃东西,这一晚就是“年三十夜”。“年”被关了三百六十四天,只有这一晚的自由,于是,它更加变本加厉地危害人间。有时候,它一次就能吃光整个村子的人和牲畜。因此,每到年三十夜,家家户户都彻夜不眠,点上蜡烛(candle),说一些吉祥话相互安慰。  有一年,一个须发皆白的八十岁老人提议说:“与其每个年三十夜都提心吊胆,害怕被‘年’吃掉,还不如团结一心,与它斗一斗,也许还有战胜它的机会。”众人一听,都觉得老人说得有理。于是,那一年的年三十夜,人们聚集在一起,将收集起来的青竹点燃,青竹燃烧时,发出巨大的爆裂声。“年”来到人间,看到冲天的火光和奇怪的巨响,吓得灰溜溜地逃跑了。那一年,人和牲畜都毫发无损。第二天一早,人们就高兴地相互问候,以庆贺彼此没有被“年”吃掉。  这就是“年”的来历,随着历史的发展,到了汉代,过年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。至于中国另一个隆重的节日——春节,是由原始社会的“腊祭”演变过来的。古时候,农事完毕后,人们为感谢神的恩赐,感谢祖先的庇护,都要举行(celebrate)隆重的祭祀活动。
学习:看完了这个故事,小朋友们应该知道过年是怎么一回事了吧?“年”虽然可怕,却也抵不住人们的集体智慧,所以,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了。转载自FUN学园

2010年1月4日星期一

2010年计划


新的一年又来了,我高兴得不得了。因为我五年级了。虽然UPSR即将来临,但我还是会抱着满怀信心的心态迎接六年级的到来,因为过了这一年我才可以读中学嘛!



培淇

惠珊

秀敏

思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