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的善言,从和他握手后的那一刻开始,便知道了。他可以从一张名片上的名字开始,结束於公司角落的那块砖。
我所遇见的洋人,一般上都有一套能言善道和幽默方式。但是,雷在这个部份,似乎是多了点。
【新潮】引发生活新感受:潮流不一定是最好,穿出自己的风格才是时尚!
我们是因为一起到一个地方採访而认识。那些被安排的行程中,我们理应努力的收集资料来写稿,可 是,事情却相反,似乎未曾见过这位老兄拿出任何的纸笔。而,更糟糕的是,如果和他走在一起,往往就会轻易的错过了导游的资讯和解释,听见的都是他在说著他 在別个国家的经歷,仿佛我们这一团里有两个导游。是的,他有这么一个製造话题的能耐,只是每次他打开了话题后,通常人家只能答上一两句,过后他就可以说上 好几分钟,而通常都会只听见“I”(我)这个用词。
其实他的多话让他错过了许多好风景。举个例子,我们到动物园去的时候,他不懂因为看见了甚么动 物而勾起了话题,一边说话一边走完整个动物园。隔天早上,我们从另一条山路越过了一座小山,从动物园的另一边,进入动物园时,我兴奋的说:看,这里!我们 来过这里!他当下的反应是:有吗?我不记得了。
其实,他不是不记得来过这里,他根本都没有用心来过这里。
这样的沟通,称不上交流
可是他確实很享受和人聊天。记得有一回,我们大伙儿的话题谈到日本的科技,话说当地的科技已经发达到──即使你点一碗热腾腾的面,机器也完全可以代劳。他很是哀伤的说:啊,那我不是没有机会和服务生攀谈了?你知道吗,我很享受跟人聊天呢。
我尊重他爱和人交流的那分热情。但是,如果一方只是一个劲儿的说,另一方静静的听,这样的沟 通,其实称不上交流。我其实比较喜欢,当遇见了对的人,双方的谈天过程,像打乒乓一样的,一来一往。那个过程是愉悦的,因为对方听懂你的,而你们都接上了 彼此的话题。能遇见这样的朋友,还真嫌千杯少,半夜短呢。
至於雷,嗯,我在这里一个劲儿的谈有关他的事。但很可能,事实上,现在他已经不记得曾经认识过我这个人了。我和他谈了很久,也许,他还弄不清楚我的名字呢。
(星洲日报/副刊‧文:王筠婷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